城市奔跑的年轻人 | 百老汇官方网站助力梦想实现
最新数据显示,贵阳14至35岁年轻人口已达2395.5万,占总人口的37.49%,比2021年增加了105.7万人。年轻的身影忙碌于城市的街巷,他们的步伐正是这座城市最强劲的脉搏。自今日起,贵州日报天眼新闻推出“在城市中拼搏的年轻人”系列报道,镜头聚焦于这群城市中的奋进者,描绘年轻一代在时代浪潮下奋斗的图景。本期特别关注一位击剑教练。
教练的工作节奏:全年几乎无休,授课时间超1500小时,教导学员们掌握击剑技巧。
因材施教的隐藏技能: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,帮助每位学员挖掘潜力。
城市贡献:他带训的多名学员在竞技中展现出色,获得国家一级和二级运动员称号。
在7月的都匀,烤人的阳光下,黔南州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内的气氛如火如荼——2025年贵州省青少年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个人赛决赛正在进行!随着贵阳击剑队小将胡晚晅一记精准的直刺,胜负尘埃落定!场边,年轻教练杨屹灏激动地振臂高呼,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的神情。胜利的喜悦尚未平息,他的队员杨淏翔、樊田一然与胡晚晅、宋思燃再接再厉,勇夺男子和女子花剑团体冠军。
五年前,杨屹灏还是这片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少年,亲手摘得省锦标赛男子重剑团体的金牌。如今,他站在场边,目送队员们完成这一激动人心的“冠军接力”。那件厚重的教练服,见证了杨屹灏在剑道上的每一条指令和付出,是他最熟悉的“战袍”。“这枚金牌,是队员们无数个日夜挥汗如雨的最好回响,也是对我们整个教练团队倾力付出的最大认可。”杨屹灏的声音中透着欣慰与坚定。
现年21岁的杨屹灏,运动生涯并非从击剑开始。2017年进入贵阳市体校时,他原本练习的是射击。一次训练结束后,击剑队的教练慧眼识珠,建议他尝试击剑:“小伙子,你的身高臂长和爆发力很适合这项运动!”怀着好奇与尝试的心态,杨屹灏走入了击剑的世界。初识击剑时,他对那“身着白袍、手持长剑”的形象充满向往,幻想着在赛场上从容应对,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不小的磨练。
基础功训练的枯燥几乎让他失去了热情,教练严苛的要求使他在入门的一个月都未能触碰到真剑。日复一日,他反复练习实战姿势、步法和弓步,感受到的就是“从难、从严、从实战出发”的严格训练。然而,越是在这艰难的磨砺中,杨屹灏逐渐感受到击剑真正的魅力:不仅仅是速度与力量的比拼,更是心理的较量与智慧的碰撞。他开始领悟击剑的灵魂,认识到这一运动的复杂与美丽。
经过刻苦努力和惊人的悟性,杨屹灏在赛场上崭露头角。2020年,他代表贵阳市在省击剑锦标赛上夺得男子重剑个人季军和团体冠军;到了2022年,他更是将省锦标赛男子重剑个人冠军、省第十一届运动会男子重剑银牌和团体冠军收入囊中,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。不仅如此,杨屹灏还乐于见证学员们的成长,称“击剑重塑了我”。
他深知,击剑不仅是一项运动,更是面向生活的挑战,逼迫他直面困难与强敌。在这其中,他磨练了自己的意志,心性也日益平和稳重。如今,作为教练,杨屹灏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,每周满满的课程安排让他充实而忙碌。他清晰地记得刚到贵阳锐治击剑俱乐部时的心情,虽然拥有丰富的运动经验,却不知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方法。感谢俱乐部的老教练们的指导,使他顺利适应了从专业训练到课堂教学的转型。
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,杨屹灏引用了韩愈《师说》中的箴言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在他看来,教练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授技术,更在于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。因此,教练的人品永远是第一位,热爱与感恩是这份工作的基础。此外,他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,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训练结束后,杨屹灏会陪伴学员们放松,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。孩子们心中的杨教练,既是严格的老师,也是有趣的朋友。他们纷纷表示:“杨教练上课严格,但课后却十分有趣,会陪我们玩游戏”。对于未来,杨屹灏坚定地表示:“我希望能培养更多的冠军,但更重要的是希望每个接触击剑的孩子,都能从中汲取力量,强健体魄,同时磨炼出钢铁般的意志!”
想了解更多关于击剑的最新动态,请访问百老汇官方网站,带您感受竞技体育的无穷魅力。
发表评论